想他,想他!默默坚守20年,这位河南英雄家的团圆饭让人泪目…
作者:河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官网
来源:河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官网
发布时间:2020-01-23
浏览次数:3422 次
在文家,离开的和活着的,都是英雄——文义民勇斗歹徒,壮烈牺牲,家人默然坚守,传承家风。
20年前
文义民勇斗歹徒、壮烈牺牲
生命的光华定格在
见义勇为的一瞬间

20年间
文义民的家人传承家风、义薄云天
此等坚守
亦是英雄
近日
河南日报稿件《一人壮烈满门义勇》
引发强烈反响
河南日报客户端持续跟进
推出“新春走基层”特别策划——
微视频《她的家,她的年》
围绕英雄遗孀梁国霞
20年的坚守和付出
聚焦英雄家人在
小年那天的一顿团圆饭
于共享天伦的烟火气中
传递人间大义的温度

“英雄”的两张面孔
农历腊月二十三,在郏县采访结束后,梁国霞拉着记者的手,一直送到巷子门口。
若不相识,谁能想到,这个眼角眉梢都浸透了温暖笑意的中年妇人,心里竟埋藏着一段汹涌悲壮的往事。
“天冷恁慢点走!”她叮嘱一句,与记者一行挥手作别。
晚来天欲雪。临近年关,必定是一日冷过一日。还好,身后那两扇朱红色大门里头,是暖的。

2019年12月27日,河南日报稿件《一人壮烈满门义勇》引发强烈反响。文中郏县英雄文义民20年前见义勇为的壮怀激烈,以及英雄一家人,尤其是遗孀梁国霞20年来的默默坚守、义薄云天,感动了无数读者。往事并不如烟,可也总得过年。腊月二十三灶王爷“查人头”,文家人要吃团圆饭。每到这时,文义民的三弟文建民都要拿大菜。老父亲文廷柱最爱吃的红烧肉、给老母亲补身体最好的清蒸鲈鱼,都是出自他的手。梁国霞在这一家,早就被当亲闺女看了。她和二妹负责包饺子,二妹擀皮儿她盘馅儿。一盆饺子馅儿往桌子上咣当一撂,袖子一捋,拿皮儿、填馅儿、捏褶儿,行云流水一气呵成,梁国霞包的饺子四处漏风。
“我做事总是大大咧咧的,包饺子下锅就烂。”她笑得羞赧,像个大闺女。这大大咧咧的性格,让梁国霞的女儿文静担心坏了。“我妈在街上看见小偷,都敢拔腿就撵!”她心有余悸。

丈夫因见义勇为牺牲,梁国霞仍然坚信邪不压正。“我还教文静文博(注:文义民和梁国霞的小儿子)都要这样!”她斩钉截铁,一如当年她在丈夫去世后许下重诺。“我当时给公婆说,以后我就是你家闺女,他没有完成的任务,我替他完成!”一口唾沫一个钉,梁国霞坚守了20年,抚养子女、赡养双亲。

而这个家也对她报以最大的温暖和爱意。
“文静文博从小我就跟他们说,咱家最辛苦的就是恁妈。要还剩仨馍,那恁妈恁仨一人一个;要就剩一个馍,先紧着恁妈吃。”文廷柱说,眼里隐有泪光。

儿女情长
文静说,妈妈不擅家务,“都是爸爸惯的”。文义民和梁国霞的爱情,有着他们那代人少见的如胶似漆。

那时候文义民工作忙,可回了家,照样一头钻进厨房;做完饭不许梁国霞刷碗,自己刷完碗还得把地拖了。“拖把拖到我这儿,我抬抬脚就行。”梁国霞说,晚上睡觉,文义民就先上床把她和女儿的被窝暖热,再打着哆嗦跑到床那头,钻进自己被窝里。

她还说,私下里,文义民叫她“小朋友”。他牺牲那天,是要去郑州培训。早上临走前,他还对梁国霞说了句“小朋友再见”,从此一去不返。“我在他那里就是个孩子。他走了,我就是个孤儿。”梁国霞说,“孤儿”做了20年,她还会梦到文义民,“我梦他一次,就能高兴好几天,那梦一做,我都不愿醒”。遥想文义民见义勇为身负重伤的弥留之际,也是会念起深爱的妻女的吧?可再多的难舍有时候不得不舍,再难的遗弃,有时候也不得不弃。

对梁国霞来说,也只能把缱绻的一时,当做被爱了一世。曾经沧海的爱情,已然在漫长的时间里化作一双儿女的一衣一线,和年迈公婆的一餐一饭。小年团圆,老小共欢。梁国霞挨着婆婆坐,给婆婆碗里夹了一块鱼肉,然后仿佛一切的甜蜜与哀伤都荡然无存,而她的使命,只是全神贯注地给婆婆剔去鱼刺,最后温柔地微笑着,小心而娴熟地把鱼肉喂到老人嘴里。
大象无形
文家人围桌吃饭,记者在一旁拍摄。团圆饭罢,梁国霞有点尴尬:“俺郏县不兴主家吃饭,让客在边上看着啊!”

其实采访结束至今,记者总忍不住想,所谓“英雄”,究竟应当是什么模样?在文家,离开的和活着的,都是英雄——文义民勇斗歹徒,壮烈牺牲,家人默然坚守,传承家风。可这些英雄,仿佛总有两张面孔。一张是硬朗和豪壮的:无论是对凶恶的歹徒,还是对艰难的生活,他们总是英雄气壮;一张是温柔和亲切的:他们转过脸对家人,都是儿女情长。
